或許我們需要的是拆掉框架跟試看看不同選擇的勇氣吧?
本篇提問
Q:或許我們需要的是拆掉框架跟試看看不同選擇的勇氣吧?
能不能我不改變,而答案改了?
2025 年的一月,意外的跟各個不同的人對話
卻會意外繞到同一個點上的領悟,我被提問的問題背後邏輯是
能不能我做一樣的行為,但得到不一樣的答案?
看到這句你是不是很想告訴我,怎麼可能有?
那些人怎麼會這樣想?(等等的,是嗎?
我會說,我不知道
就跟猜拳一樣,我可以一直選擇出布
然後遇到的人都剛好在那局裡出石頭
所以讓自己誤以為出布就是宇宙上能打敗一切的答案
但在猜拳裡擁有上帝視角的我們
肯定知道沒有必定成功的答案吧!
我才發現,其實每句話後面藏著的都是我們思考框架
2024 年的我,大概就是一直出布
誤以為自己可以走天下的存在
直到遇到了宇宙的巨大多角剪刀
剪碎了近乎所有架構我能往下一直衝的動力
破碎的我,在很深很深的絕望裡,才發現怎麼看到框架跟自己的侷限
怎麼拆勒?對自己來場提問之旅吧!
提問一:為什麼我要這麼選?
來的例子吧~
例子一:
一個任務下來,我覺得我的能力不行做到完成任務,所以我把他給了別人
來拆拆背後可能藏著什麼吧!
選擇:我能力做不行完成
→ (第一層)自我認知裡的自我設限
→ (第二層)我沒有意願去接受這挑戰,他不是我人生排序裡前面的東西
→ (第三層)做自己擅長的事就好啦~ 在自己熟悉能夠的圈裡是我的選擇,其他我放棄
行動:把他給擅長的人
原來我的框架是在於我設限了自己跟其他可能的選項,覺得待在熟悉區域裡就好了!
再來一個例子吧!
例子二:
你不覺得對方就該自己意識到嗎?不然你會怎麼做?
來拆拆背後可能藏著什麼吧!
選擇:他就該自己意識到
→ (第一層)把歸因都歸在別人身上,別人才需要改變
→ (第二層)期待他人感知領悟到,而不是直接透過與對方對話
→ (第三層)充滿自信的相信自己的行動就是世界上通用的答案
行動:拋問題給第三者
原來我的框架是逃避直接面對能夠產生最大變化的關鍵點,跟我不想改變
你說,為什麼是我要做出別的選擇 / 改變?
這時候就來到
提問二了:如果永遠選一樣的,得到一樣的結果,那樣的狀態是你要的嗎?
如果你的答案有一絲的否定,或是不想要
那我們控制的只有自己,那這一次是不是可以做出別的選擇看看?
那能怎麼推動我自己這一次做不同的選擇?
回頭拆掉框架吧!
跟去找到哪些純然出自於自己,能推動你願意跨出去的方法
當你找到能推動的點,跟辨識出哪些事情長很像時
恭喜你!你會自然做不同選擇的
當然要不是走到了被強制面對自己極其破碎的那一刻
我想我也沒有什麼把握我會做出各種不同選擇
但我仍然祝福你,不用經歷信念近乎被推翻的破碎掙扎與絕望
才找到推動力,去看到框架,跟這次選看看不一樣的勇氣
這篇就先分享到這啦~
願我們在面對人生關卡卡關時,能夠下意識的使出這個魔法吧!
閱讀更多文章
或許我們需要的是拆掉框架跟試看看不同選擇的勇氣吧?
在黑暗裡,要怎麼尋找勇氣?
工作裡的卡住,有沒有可能只是生活裡一片小拼圖?
怎麼在設計上用小妝點,來輔助設計勒?
釋迦大佛的提醒,答案就在自己身上
16手觀音,教會我的付出和選擇